返回

国士无双:重回1976搞科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9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129章

    仔细想想,徐天说的这些构想,又不是单纯幻想。

    是有确实落实下去的可能。

    假设今年高考,海钢真有一大群人考上大学。

    各种荣誉将源源不断地降临到海钢,当地领导要表扬海钢。

    上级领导也一定会将海钢树立为典型,进行大肆宣扬。

    有了来自地方和上级领导的双重认可。

    高考夜校不再是临时性质的培训单位。

    极有可能会永远存在下去。

    成为像子弟小学,子弟中学一样的固定教学单位。

    这么想来,的确是海钢的一大优势。

    军工研究所,生产武器的军工厂,都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。

    与第一机械厂合作建立兵工分厂,背后依托海钢源源不断提供的钢铁。

    海钢内部的教学机构,又能对人才进行持续培训。

    苏长茂微皱眉头,目光凝重地说道:“从我个人角度讲,我支持这个建议,不反对你们和第一机械厂合作建厂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有一个问题,不得不给你们提个醒,即使上级同意,你们两厂合作进入军工行业,生产出的武器装备,如果不能达到上级领导满意的程度,日子恐怕好过不到哪去。”

    “各家军事类研究机构的经费都在减,上级向这间分厂投入的研究资金,恐怕是寥寥无几。”

    想起削减军事研究经费这件事,苏长茂顿时一肚子气。

    上级即便再减资金,也不能减军事研究这块的经费。

    没有先进军事装备,拿什么保证夏国的发展?

    又拿什么抵抗其他国家的挑衅和骚扰?

    徐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,内心高度赞同苏长茂的看法。

    赞同归赞同,大局不是一两个人,或是一两家单位就能改变的。

    为了经济发展,所有部门都要忍耐。

    徐天有办法改变夏国未来不利的各种局面,但同样也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时间对每个人来说,都是公平的。

    要保住即将下马的几十个大项目,就要让上级领导相信,徐天有完成这些项目的研发能力。

    同时,还要拿出支撑这些项目进行下去的足够资金。

    军事装备的研究,从来都是无底洞。

    白鹰国与巨熊国正在进行的军事竞赛,归根结底是一场烧钱的竞赛。

    比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,谁烧的钱更多。

    “苏伯伯,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,请你相信我,相信我们海钢,一旦军工分厂拔地而起,我们一定能够拿出让国家满意的军工装备,甚至还可能抢占被西方世界一直霸占的海外军火市场。”

    “有了钱,咱们想研究什么研究什么,再不用被资金问题卡脖子。”

    徐天保证道。

    “道理是这个道理,但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,更不能只凭空想。”

    苏长茂看了一眼徐天。

    “为国家排忧解难的想法是好的,但仅靠你们,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想让海钢撑下去,再说其他的问题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说罢,苏长茂拿起放在桌上的军帽。

    “大力,徐天,该说的都说了,你们好自为之吧。”

    目送苏长茂离开,赵大力忧心忡忡地点燃香烟。

    “小徐,事情真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?”

    “不是迫在眉睫,而是要马上动起来。”

    徐天一字一句道:“厂长,你这两天多留心报纸的相关会议精神,我想关于经济的会议精神,这段时间肯定不会少。”


第129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